
夏日暖风起,葡萄一院香。走进潍坊安丘市辉渠镇衡野农场,郁郁葱葱的藤蔓间,一串串葡萄如紫宝石般挂满枝头,晶莹剔透的果实饱满鲜亮,清甜气息扑面而来。“我们种植了早霞、阳光玫瑰等15个葡萄品种,眼下上市的早霞葡萄果肉脆嫩多汁、甜度出众,风味格外独特,特别受市场欢迎!”农场负责人杨勇满脸自豪地介绍。
据了解,该农场创新推广避雨栽培、绿色防控、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种植技术,种出的葡萄不仅品质上乘,更实现零农残,全部获得“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+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”双码认证。凭借过硬品质,产品均价上涨20%,真正实现“好品质卖出好价钱”。
“这里的葡萄又甜又新鲜,我每年都特意来采摘,带回去分给亲戚邻居尝尝。虽然价格稍高,但有‘双码’认证的产品优质又安全,吃着特别放心。”游客李女士言语间满是对葡萄的喜爱。
安丘创新质量管控模式,携手中检集团打造全国首个“电子安全码+生态原产地码”双认证体系,为每件生态农产品植入独一无二的“数字身份证”。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种植地块、检测结果、交易记录等全链条信息,实现“从田间到餐桌”的透明化管理。目前,安丘已有13类产品获生态原产地认证,15家生产经营主体接入数据平台,13种传统土特产取得国际生态溯源资质,30余种生态农品通过标准化赋能重现记忆中的“老味道”,以“生态质溢价”激活传统产业新活力。
在歌尔农场的有机肥生产车间,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。工人们熟练操控智能化设备,将作物秸秆、果树枝条和牛粪等原料有序投入智能发酵仓,历经30天精准控温发酵后,富含微量元素的有机肥便可重返田间滋养土地。这座年产能4000吨的有机肥厂,正以“变废为宝”的生态循环模式,为辉渠镇生态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“我们结合实际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,通过科学配比与‘静态曝气发酵’技术转化优质有机肥,使用后作物增产12%-15%,同步实现‘治污-提质-增产’三重突破。”歌尔农场负责人刘金刚说。
有机肥是生态农业的根与魂。除鼓励农场自主生产,针对有机肥市场乱象,安丘创新“政府统筹、国企运营”机制,组建专业公司运用大数据精准配比,以成本价供应定制化有机肥。这一举措既降低农户生产成本,又开辟资源循环利用新路径:如今区域内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%和90%,从源头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,最终产出带着小时候“老味道”的“土特产”。
“我们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将‘大健康’理念融入农业全链条,在天路沿线家生态农场,培育出葡萄、西梅、百合等一批‘品质卓越、市场青睐’的生态农产品,形成草莓、大樱桃、金银花等22个地域特色‘土特产’品牌,新增7个绿色产品认证,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双赢。”辉渠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贾玉涛表示。
好品赢得高价值。目前安丘已形成多层次品牌矩阵:119个绿色、有机及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权威认证,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、13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熠熠生辉,5个省级知名企业产品品牌与1个区域公用品牌交相辉映。自入选全国首个“良好农业规范整建制推进试点”市以来,名特优新农产品种植户亩均收益突破3万至5万元,曾经的“土特产”已然变身响当当的“金招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