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七月的东天山南麓,被瓜果甜香浸润。伊州区天山乡的杏树硕果累累,金灿灿的杏子不仅是乡村风景线,更成了群众增收的“黄金果”。
7月17日上午,天山乡三道沟村果香四溢。村民院中大梨光、色买提、小白杏等品种的杏子堆成“小金山”,工人正仔细分拣装箱。前来收购杏子的客商络绎不绝,一箱箱杏子即将发往哈密市区及周边省市。
收购商、三道沟村村民阿不列力木•热合曼说:“这些杏子马上就发往乌鲁木齐,得抓紧打包。”他表示,天山乡杏子因温差大、光照足、风味独特,在外地市场很受欢迎。今年品质尤佳,自7月1日起已经收了30多吨,涵盖红脸蛋杏、色买提等多个品种。
杏园里,村民阿巴斯•马木提捧着鲜杏笑开了花。他家8亩杏园今年产量、价格双增,上午就卖了两、三千元,预计总产量达8到10吨。“往年自己拉去卖,又累价又低,现在乡上帮我联系了客商,家门口就能交易,省心又划算。”阿巴斯•傲世皇朝平台注册马木提说。
三道沟村党支部书记艾合买提•玉努斯正和村干部一起采摘装筐。他介绍,近年乡里鼓励品种改良,请来技术员指导,杏子产量逐年提升,还成了采摘游热门地。
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店也很热闹,负责人热萨来提·纳曼夫妇每天能卖百公斤杏子,收入近千元。
天山乡三道沟村艾合买提•玉努斯说:“目前村里已卖出杏子100多吨,预计总产量200吨左右。下一步我们将借采摘契机,打造农家乐,推广乡村旅游。”
据了解,为了让群众的杏子卖得好、收益高,天山乡提前谋划,对杏树进行了品种改良,每年请专家指导技术,还与客商建立稳定供销关系,引导村民做好分级分拣、包装保鲜,提升附加值。
天山乡副乡长依玛尔江·依不拉音说:“杏子丰收只是开始,我们要让‘小杏子’成乡村振兴‘大产业’。接下来我们将依托特色林果资源,探索‘线上+线下’销售模式,发展采摘游等新业态,让更多群众在产业链上受益,让丰收喜悦变成‘真金白银’。”